在《圣经》另一著名的片段中,自然的公正被认为是神之恩宠的象征。既然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者也给不义之徒,那么我们也要爱我们的敌人。[8]这一论证之所以重要,不单是因为将自然中低于道德的方面作为超道德之神恩的象征(由此可以最好地表达先知的想象),还由于以对神性的效法来作为宽恕敌人的惟一动机是先进的。耶稣没有谈到通过宽恕的实践化敌为友的可能性。但自由主义基督教却在耶稣的训诫中读出了这种社会可能性和谨慎的可能性。
福音伦理的严肃主义及其不向甚至是最无可回避的、“自然的”利己欲望屈服,可以通过分析耶稣对人类生活诸种不同的自然表现所持的态度来得到最好的鉴定。各种形式的自恃都遭到不容误解的仔细剖析和谴责。
自爱的基础本身就是自然的生存志愿。在人身上,求生的动物欲望变成了保护自己反对邻人的直接诱惑。因此,在耶稣的伦理中,对于物质方面的关注是被禁止的:“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活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要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9]精明的良心会马上对这些话产生反感。没有人可以在完全不顾及基本生存物质的情况下生活。因此,那些试图使耶稣的伦理成为精明行为之引导的人焦急地指出:在这些教条下的有关上帝恩宠的天真信仰,更多是与巴勒斯坦简单的农业生活而不是与现代城市复杂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在简单的农业社会,这些信仰也不可能被绝对遵守。事实上,这段话包含了基督伦理中那种完全缺少精明的严肃主义,而这种严肃主义也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