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6日,史迪威第4次来到中国,向蒋介石报到。他很快发现,自己在这次计划中不过是个配角,没有任何实权,蒋介石虽然口头上说第5军、第6军听他指挥,两位军长也绝对听从他的命令,但实际上这两位军长听命的是蒋介石。
在缅甸,日军已攻下仰光,史迪威赶到缅甸,命令英、印和中国三国部队在仰光以北约150英里处建立固守阵地,自己把指挥部设在苗眉。由于史迪威仅有名义上的指挥权,很难迅速调动军队,使驻缅远征军多次贻误战机,丢失缅甸。
缅甸失陷后,中国完全被日本封锁。史迪威鉴于缅甸战役的失败,建议美军直接参战,收复缅甸。他对蒋介石已彻底失望,认为蒋根本不积极抗战,而是利用盟国,坐收渔利,因此不想再同蒋军合作了。但这一想法同史迪威受领的任务背道而驰,这又使他感到无奈。在一次与蒋的会谈中,史迪威愤愤地把他对缅甸战役失败的分析坦率地告诉了蒋介石夫妇,指出这是蒋介石的一次大失误。不动声色的蒋氏夫妇自然明白该怎样对待这位脾气暴躁的美国佬。不久,蒋与陈纳德一起,争取到了美国的空军支援。1942年7月4日,美国空军志愿团到达中国,蒋与被提升为准将的陈纳德加强了合作,而史迪威却被冷落到了一边。
紧接着史迪威又同蒋介石就美援华物资的分配问题发生冲突。史迪威希望利用这些物资改革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蒋却把这些物资居为己有,任意分配给效忠于自己的嫡系部队,至于其他“杂牌军”,则全然不管。史迪威的多次建议都像下级对上级的请示报告一样,等待蒋的批复,而结果往往又都是否定的。也许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选择了后者,由于罗斯福的支持,史迪威更成了蒋打击与排挤的对象。1944年10月,罗斯福以史、蒋个性相异为由,密召史迪威回国。